药片压制模具定制步骤有哪些?
药片压制模具定制通常有以下几个关键步骤:
需求沟通与设计
明确使用需求:客户需向模具制造商详细说明药片的形状、尺寸、重量、硬度要求,以及生产规模、压片设备型号等信息。例如生产维生素片,可能需要圆形、直径 10 毫米、厚度 3 毫米,每片重量 500 毫克,且要求在高速旋转式压片机上使用。
模具设计:制造商根据客户需求,利用 CAD/CAM 等技术进行模具设计,确定上冲、中模、下冲的具体尺寸、形状和结构,设计出 3D 模型,直观展示模具外观和工作原理,并进行虚拟装配和模拟压片过程,检查是否存在干涉或其他问题。
材料选择与采购
选择材料:根据药片特性、生产要求及预算,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。如生产普通药片,可选用 GCr15、Cr12MoV 等合金钢;对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要求高的药片,可考虑硬质合金或表面镀硬铬、镀钛的模具。
材料采购:从正规供应商处采购材料,确保材料质量符合标准,有质量证明文件,对采购的材料进行检验,检查硬度、尺寸精度、表面质量等指标,合格后入库备用。
制造与加工
粗加工:采用车削、铣削、钻削等工艺,将原材料加工成接近最终形状的坯料,为后续精加工留一定余量。
热处理:对粗加工后的模具零件进行淬火、回火等热处理,提高硬度、强度和耐磨性,如将模具钢加热到合适温度保温后快速冷却,再进行回火消除内应力。
精加工:通过磨削、电火花加工等精密加工方法,保证模具零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,使上冲、中模、下冲的配合间隙达到要求,表面粗糙度达到 Ra0.8-Ra1.6μm。
表面处理:根据需要,对模具进行镀硬铬、氮化等表面处理,增强脱模性能和耐腐蚀性,在模具表面形成 0.02-0.05 毫米厚的硬铬层。
质量检测与装配
质量检测:采用量具(如卡尺、千分尺)、硬度计、粗糙度仪等检测工具,对模具零件的尺寸精度、硬度、表面粗糙度等进行全面检测,利用三坐标测量仪对关键尺寸进行精确测量,确保符合设计要求。对模具进行试模检测,在压片机上进行试压片,检查药片的成型情况、尺寸精度、表面质量等。
模具装配:按照设计要求,将上冲、中模、下冲等零件进行装配,保证各零件之间的装配精度和配合间隙,装配后进行调试,检查模具的开合运动是否顺畅,各零件之间是否存在摩擦或干涉现象。
售后服务
包装与运输:对定制好的药片压制模具进行包装,采用木箱、泡沫等包装材料,确保模具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,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,确保模具安全、及时送达客户手中。
技术支持与维修: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,包括模具的安装调试指导、使用培训等,在模具使用过程中,如出现问题,及时响应客户需求,提供维修服务,根据客户反馈,对模具进行改进和优化。